当前位置:首页 >> 药品
  • 药品详情

丙戊酸钠糖浆

来源: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 日期:2018-12-06 23:48:54

  •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1873
  • 英文名称:Sodium Valproate Syrup
  • 产品类别:化学药品
  • 所在地区:湖南邵阳
  • 剂型:糖浆剂
  • 规格:----
  • 生产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宝庆工业集中区大兴路
  • 批准日期:2015-06-03
  • 药品本位码:86904971000635
相关疾病

癫痫,癫痫,癫痫

适应症

本品用于全身性﹑部分性或其它类型癫痫。

不良反应

肝脏方面:接受丙戊酸或丙戊酸钠治疗的病人中,曾出现过肝功能受损,甚至包括致死性的肝功能衰竭。其中儿童的风险最大,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及患先天性代谢疾病、变性疾病、脑器质性疾病和严重的癫痫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这种作用主要出现在治疗的前6个月,其中第2至第12周的风险最大,且通常涉及联合治疗。对于此类病人,推荐使用单一治疗。在肝功能衰竭的早期,临床症状比实验室检查更有帮助。严重的或致命的肝中毒的前驱症状很可能没有特异性,通常起病突然,如癫痫症状复发、不适感、虚弱感、嗜睡、水肿、厌食、呕吐、腹痛、困倦、黄疸等,这些都是立即撤药的指征。应告之患者,一旦出现这些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以进行相应检查。虽然目前尚缺乏特定的检查项目预测此严重的副作用,但一些可反映蛋白合成的检验项目如凝血酶原时间可能具实用意义。服丙戊酸钠时出现转氨酶升高并不少见,但通常为一过性,减药即可好转是药物减量的反映。对出现生化指标异常的病人应再次评估,并且要监测肝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直至恢复正常。但若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并伴有其它相关指标异常时,则需终止治疗。同时停用联用的水杨酸盐,因为它们通过同一个途径代谢。代谢方面: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时,也可出现高氨血症,单一的中度的高氨血症可能频频出现,这通常是一过性的,无需终止治疗。临床上可表现为呕吐、共济失调、意识朦胧。这些症状出现时,必须终止丙戊酸钠的治疗。高氨血症伴发神经症状也曾见诸报道。水肿则罕有报道。胰腺:罕见病例出现胰腺炎,有时为致死性(详见【注意事项】部分)。肾脏:个别报道称在接受丙戊酸治疗时出现可逆性的Fanconi综合征(近端肾小管功能缺损导致糖尿、氨基酸尿症、磷酸盐尿等),但目前尚不清楚其作用机制。血液:丙戊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第二个阶段,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并常导致血小板减少症。这一般与高剂量服药有关,并且是可逆的。自发性紫癜(bruising)或出血是撤药进行进一步检查指针。红细胞增生不良、白细胞减少症、全血细胞减少罕有报道;停药后血像就会恢复正常。还偶有纤维蛋白原减少的报道。神经系统:共济失调及震颤常有报道,且与剂量有关。镇静作用偶有报道,常常是与其它抗癫痫药联用时出现。单一用药时,少数病人早期也会出现,常常为一过性。罕见报道包括少数病人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直至木僵,有时也伴有幻觉或惊厥。脑病及昏迷则极其罕见,这常与起始剂量过大,加药过快、与其它抗癫痫药(特别是苯巴比妥)联用有关。终止治疗或降低剂量,上述症状一般会消失。还有极罕见的病例报告称少数病人可出现可逆的锥体外系综合征(包括巴金森氏症),或可逆性痴呆,可能与皮质萎缩有关。可能会出现警觉性增高;这通常是有益的,但偶尔会表现为攻击行为、活动增多及行为紊乱。可逆的或不可逆的失聪罕有报道,虽然还不能确定其与用药之间因果关系。消化道:丙戊酸钠可致食欲增加及显著的进行性的体重增加(见【注意事项】部分)。开始治疗时常常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刺激症状,恶心也较常见。饭中或饭后服药或改服肠溶丙戊酸钠(EntericCoatedEpilim)是较好的解决方法。皮肤: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脱发。这与剂量无关,头发一般会在6个月内重新长出,但毛发可能会变得弯曲一些。皮肤反应如皮疹则较少见。极少数报道称一些病人可能会出现中毒性表皮坏死溶离,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多种红斑。多毛症、痤疮则罕见报道。内分泌:偶有月经不调或闭经的报道。男性女性化极罕见。其它:偶有血管炎的报道。变态反应(从皮疹至过敏反应)都有报道。

禁忌

对丙戊酸钠过敏。活动期肝脏疾病。有严重肝功能损害的家族史,特别是与用药相关的肝功能损害。卟啉症。

注意事项

部分)。肾脏:个别报道称在接受丙戊酸治疗时出现可逆性的Fanconi综合征(近端肾小管功能缺损导致糖尿、氨基酸尿症、磷酸盐尿等),但目前尚不清楚其作用机制。血液:丙戊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第二个阶段,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并常导致血小板减少症。这一般与高剂量服药有关,并且是可逆的。自发性紫癜(bruising)或出血是撤药进行进一步检查指针。红细胞增生不良、白细胞减少症、全血细胞减少罕有报道;停药后血像就会恢复正常。还偶有纤维蛋白原减少的报道。神经系统:共济失调及震颤常有报道,且与剂量有关。镇静作用偶有报道,常常是与其它抗癫痫药联用时出现。单一用药时,少数病人早期也会出现,常常为一过性。罕见报道包括少数病人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直至木僵,有时也伴有幻觉或惊厥。脑病及昏迷则极其罕见,这常与起始剂量过大,加药过快、与其它抗癫痫药(特别是苯巴比妥)联用有关。终止治疗或降低剂量,上述症状一般会消失。还有极罕见的病例报告称少数病人可出现可逆的锥体外系综合征(包括巴金森氏症),或可逆性痴呆,可能与皮质萎缩有关。可能会出现警觉性增高;这通常是有益的,但偶尔会表现为攻击行为、活动增多及行为紊乱。可逆的或不可逆的失聪罕有报道,虽然还不能确定其与用药之间因果关系。消化道:丙戊酸钠可致食欲增加及显著的进行性的体重增加(见【注意事项】部分)。开始治疗时常常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刺激症状,恶心也较常见。饭中或饭后服药或改服肠溶丙戊酸钠(EntericCoatedEpilim)是较好的解决方法。皮肤: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脱发。这与剂量无关,头发一般会在6个月内重新长出,但毛发可能会变得弯曲一些。皮肤反应如皮疹则较少见。极少数报道称一些病人可能会出现中毒性表皮坏死溶离,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多种红斑。多毛症、痤疮则罕见报道。内分泌:偶有月经不调或闭经的报道。男性女性化极罕见。其它:偶有血管炎的报道。变态反应(从皮疹至过敏反应)都有报道。

包装

100ml/瓶

类型

处方药

医保

非医保

外用药

国家/地区

国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怀孕、已经证实患癫痫的妇女,不论是否接受治疗,包括使用丙戊酸钠治疗,所生的子代患先天畸形(包括面部畸形,神经管缺损及多重畸形特别是肢体)的机率均略有增高。孕妇在怀孕后的头三个月服丙戊酸盐,其子代患神经管缺损的机率约为1—2%。已经证实对高危孕妇补充叶酸可以降低其子代患神经管缺损的机率。现有证据表明单一地使用抗癫痫药比较好。怀孕前药物剂量要进行调整,并降至最低有效量,因为异常妊娠结果往往与每日总量较高有关。孕妇应获知在妊娠期间坚持治疗的益处及风险。应通过适时地做甲胎蛋白检测,B超及其它检查对孕妇进行仔细地筛查。极少数报道称孕期服丙戊酸钠的妇女产出的新生儿出现出血综合征。这种出血综合征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有关。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也曾报道过,后者可能具有致死性。低纤维蛋白原可能与凝血因子减少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苯巴比妥及其它酶诱导剂也可诱发出血综合征。因而要检测新生儿的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凝集状态。哺乳、乳汁中的丙戊酸钠浓度很低,只有母体血浆浓度的1%到10%。因而服丙戊酸钠并非哺乳的禁忌症。应根据各种因素进行权衡。

儿童用药

儿童用量剂量详见【用法用量】。儿童服用此药产生致死性的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大于成年患者,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及患先天性代谢疾病、变性疾病、脑器质性疾病和严重的癫痫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这种作用主要出现在治疗的前6个月,其中第2至第12周的风险最大,且通常涉及联合治疗,详见【不良反应】。

老人用药

虽然丙戊酸药代动力学在老年人生改变,但在控制癫痫方面,临床意义不大。老年人的药物分布容积增大,且由于血清白蛋白结合率降低,故游离药物的比例增加。这会影响对血浆丙戊酸盐浓度的临床解释。

药物相互作用

丙戊酸对其它药物的作用:神经阻滞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及苯二氮卓类药丙戊酸可以增强其它精神药物的药效,如神经阻滞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及苯二氮卓类药。因而建议作临床监控并适当调整剂量。苯巴比妥丙戊酸盐可提高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抑制肝脏合成代谢所致),并且会出现镇静作用,特别是儿童。因而建议在联合用药的最初15天内进行临床监控,一旦出现了镇静现象,就应立即降低苯巴比妥剂量,并适时监测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扑癫酮丙戊酸会提高扑癫酮的血药浓度,同时也加重它的不良反应(如镇静)。长期服用此种现象会消失。因而建议进行临床监控,适时调整剂量,特别是在联合治疗的初期。苯妥因丙戊酸会降低苯妥因的总血浆浓度。另外丙戊酸可提高游离形态的苯妥因的血浆浓度,并可能出现药物过量的症状(丙戊酸从血浆蛋白结合位点上把苯妥因置换下来并降低它的肝脏代谢过程)。因而建议进行临床监控。测定苯妥因的血浆浓度时,游离形态的苯妥因应得到检测。卡马西平曾有过丙戊酸与卡马西平联用时出现药物中毒的报道,因为丙戊酸可以加强卡马西平的毒性作用。因而建议进行临床监控,适时调整剂量,特别是在联合治疗的初期。拉莫三嗪丙戊酸可抑制拉莫三嗪的代谢,延长其半衰期,因而要适时调整药物剂量(降低拉莫三嗪的剂量)。联用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可能增加皮疹的风险。叠氮胸苷丙戊酸可提高叠氮胸苷的血浆浓度,加强叠氮胸苷的毒性作用。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药丙戊酸可以将华法林及其它香豆素类抗凝药从血浆蛋白结合位点上置换下来,从而增强它们的抗凝作用。因此要密切监测凝血时间。替莫唑胺丙戊酸钠和替莫唑胺联用可能会略微降低替莫唑胺的清除过程,但一般认为临床意义不大。其它药物对丙戊酸的影响:有酶诱导作用的抗癫痫药物(如苯妥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会降低丙戊酸的血浆浓度。联合治疗时应根据血药浓度来调整药物剂量。另一方面,苯丙氨酯与丙戊酸盐联用可以提高丙戊酸盐的血浆浓度。丙戊酸盐的剂量应进行监控。甲氟奎及氯奎均可能降低癫痫发作的阈值。另外,甲氟奎可以降低丙戊酸盐的血浆浓度。丙戊酸的剂量需要进行适度调整。丙戊酸与血浆蛋白结合力高的药物(如阿斯匹林)合用时,游离形态的丙戊酸的血浆浓度会上升。与西咪替丁或红霉素合用时,丙戊酸的血浆浓度会上升(抑制肝脏代谢的结果)。卡巴青霉烯类(Carbapenem)抗生素可将丙戊酸盐的血浆浓度降低至治疗浓度以下。若要使用这些抗生素,建议密切观察丙戊酸盐的血浆浓度。消胆胺可能降低丙戊酸的吸收。其它形式的相互作用:丙戊酸钠与那些药效学尚未确定的新一代抗癫痫药合用时,应注意相互作用。丙戊酸钠并不会显著地诱导肝药酶。它对口服避孕药的效力没有显著的影响。

药物毒理

抗癫痫作用机理尚未阐明,可能与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升高有关。一般GABA的升高是通过代谢的降低或重吸收来达到。另外本品作用于突触后感受器部位模拟或加强GABA的抑制作用,对神经膜的作用则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直接作用于对钾传导有关的膜活动。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近100%。半衰期(t1/2)为7~10小时。有效血药浓度为50~100μg/ml。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约80%~94%,随着血药浓度的增高,游离部分逐渐增多,从而增加进入脑组织的梯度;尿毒症和肝硬化时则降低。在肝中代谢,包括葡糖醛酸化和某些氧化过程。主要由肾排泄,少量随粪便排出。

贮藏

遮光,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用法用量

口服:
1.成人常用量:每日按体重15mg/kg或每日600~1200mg,分次服。开始时按体重5~10mg/kg,一周后递增,至发作得以控制为止。当每日用量超过250mg时,每日应分次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最大量一般为每日按体重不超过30mg/kg,或每日1.8~2.4g。
2.小儿常用量:按体重计与成人相同。也有报道开始时按体重15mg/kg,按需要每隔一周增加5~10mg/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